2018年10月31日星期三

金庸離世

金庸先生離世,心裏泛起了淡淡哀愁。

為何哀愁?明明他的離去並不代表一個時代的終結-- 畢竟他早已不屬於這個時代。他的離去亦不代表作品的消亡-- 反而可能更被後人傳頌弘揚。我感到哀愁,也許是因為,這世界失去了一個溫煦的人。

認識金庸小說,始於小二。那時某親戚送了我一套《射雕英雄傳》,自此金庸小說成了我最佳讀物,甚至有一次小學校長問我在讀什麼書時,我答“金庸”,他卻誤以為我在讀“金融”,引起一陣議論。

小時候不懂事,讀書只求快,曾為了一個上午讀完一本金庸而沾沾自喜。待人大了,懂得咀嚼小說裡的人和事,才逐漸感受到當中情懷。金庸的情感十分豐富,單是男女之情已可分為多種,各有特色:楊過與小龍女的癡情,郭靖與黃蓉的鶼鰈之情,令狐沖與任盈盈的知己之情……除了男女之情,在金庸筆下,更盈溢著武當七俠的兄弟情、石清與石破天的父子情、郭靖的家國情、甚至胡斐對陌生人鍾阿四的仗義之情……就是這些情感,交織出瑰麗的金庸世界。曾經有人說,中國文化可以“情”一字概括。如果此說為真,無疑金庸小說將是中國文化的代表作。

讀金庸小說,除了人情,還可讀出人性。偉大的文學都有一個特點,就是能反映人性,故此能超越時代而歷久常新。金庸小說早於五十多年前寫成,但在現今社會,我們還是能見到老奸巨猾的岳不群、熱愛奉承的洪安通、忘恩負義的何太沖等種種人物。純真的周伯通或者比較少見,最常見的也許是韋小寶-- 一般人常羨慕韋小寶能憑著如簧之舌左右逢源,扶搖直上;但不要忘記,韋小寶最講義氣,為了不背叛兄弟,不惜放棄名位,(與七個老婆)流落荒島。在這個時代,隨波逐流易,堅持原則難。即使我們向韋小寶偷師,也不要畫虎不成反類犬,成了楊康、石中玉等口舌便給但人品低下之輩。

除了人物刻畫、劇情編排,令人難忘的,是金庸的文筆--
“這時只聽得殿中嗤嗤之聲大盛,方東白劍招凌厲狠辣,以極渾厚內力,使極鋒銳利劍,出極精妙招數,青光蕩漾,劍氣瀰漫,殿上眾人便覺有一個大雪團在身前轉動,發出蝕骨寒氣。” 
這一幕是張無忌用新學的太極劍大戰“八臂神劍”方東白;
“花開花落,花落花開。少年子弟江湖老,紅顏少女的鬢邊終於也見到了白髮。” 
短短兩句間,少年張君寶已成為一代宗師張三丰。
“這三年來到處尋尋覓覓,始終落得個冷冷清清,終南山古墓長閉,萬花坳花落無聲,絕情谷空山寂寂,風陵渡凝月冥冥。”  
這是郭襄在尋找楊過。
“紅顏彈指老,剎那芳華。” 
《天龍八部》的回目由五首詞組成,句句描寫著不同角色。這句的主角是天山童姥。
一時間只想到這些。但讀金庸小說,處處都有驚喜。至於中文功力是否有所提升,卻是後話了。

最近一次與金庸作品結緣,倒與小說無關。話說早前有一陣子潛心研究投資,這回真的在讀“金融”了,腦裏滿是冷冰冰的比率與數字,心裡也變得枯燥冷酷,只懂計算得失。終於有一天,偶然在圖書館中的投資書區中看到一本《金庸散文》。這是金庸唯一一本散文集,集結了他對歷史和戲劇的評論,遊記,和對往事的回憶。我隨手拿起,走到窗旁閱讀。讀著讀著,金庸先生對家人,對朋友,對家國的情懷,再一次洗滌了我的心。我離開圖書館的時候,只覺得少了一點冷酷,多了一點溫暖。

當然,金庸並不是一個單純的“好人”。長大後,也發現了他的其他面目:錙銖必較的老闆,尖刻的評論家,提出“雙查方案”的政治人物。但在這些身份的背後,他仍是一個傳統的中國人,一個重情溫煦的人。他在2000年寫的“微自傳”《月雲》,最後一段可謂他壓卷自述:

“金庸的小說寫得並不好。不過他總是覺得,不應當欺壓弱小,使得人家沒有反抗能力而忍受極大的痛苦,所以他寫武俠小說。他正在寫的時候,以後重讀自己作品的時候,常常為書中人物的不幸而流淚。他寫楊過等不到小龍女而太陽下山時,哭出聲來;他寫張無忌與小昭被迫分手時哭了;寫蕭峰因誤會而打死心愛的阿朱時哭得更加傷心;他寫佛山鎮上窮人鍾阿四全家給惡霸鳳天南殺死時熱血沸騰,大怒拍桌,把手掌也拍痛了。他知道這些都是假的,但世上有不少更加令人悲傷的真事,旁人有很多,自己也有不少。”

現在斯人騎鯨,中華大地又少了一個溫煦的人,只餘下魑魅魍魎,到處遊行。這次第,怎令我不泛起淡淡哀愁?


金庸的圖片搜尋結果














2018年8月19日星期日

歐陸行 序


2016年春天,我到歐洲走了一回。

這是我首次獨自一人出遠門。回想起來,途中不乏驚險-- 試過在一片漆黑中誤闖叢林,亦試過被人騙去金錢而差點身無分文。

這是一次震撼人心的旅程。我曾在大衛像前熱淚盈眶,也試過因為看到金黃日落下的佛羅倫斯而高興莫名。欣羨已久的西方文明,在我眼前緩緩展開他的堂皇面目。

旅遊當時,曾經雄心壯志,拍照錄音,打算回港後將自己的感動寫出。但是過去兩年,卻因為種種原因抽不了身,寫遊記幾乎變成如“夢想”般的存在。終於在數個月前,我下定決心,將這“夢想”化為現實,於是便有了眼前的《歐陸行》。

整個遊記,我預計將會每晚七點更新,維持半年。內容有時是關於某處景點/文化的重點描述,有時也可能只是寥寥數語,或只有照片一張。希望能拋磚引玉,讓各位通過此平台分享所見所聞。

是為序。


Image may contain: sky, cloud, twilight and outdoor
圖:夕陽下的大衛像,攝於佛羅倫斯

2018年3月12日星期一

當習近平無限連任

最近習近平取消國家主席兩屆任期限制,好像有些令人意外,但又不全然。




不意外的是,寡頭統治(即集體領導制)的權力結構並不穩固,權力遲早陷入一人手中。出乎意料的是,習近平打擊潛在對手的過程竟看來如此順利(1)-- 周永康、薄熙來、孫政才相繼倒台。習近平才上任五年,已有足夠權力和膽氣宣佈這個決定。

現在,習近平收攏了權力,打算多幹幾屆,甚至無限連任。那麼,下一步他會做什麼?中國的未來會怎樣演變?

未來當然很難說,但根據歷史和人性,我們至少可以作幾個預測:

1. 中國短期內會相對穩定
歷史經驗證明,將權力集中一人,是短期內最有效率和維持穩定的方法。故此中國在未來十至二十年,會保持相對穩定,經濟繼續發展,國際上繼續擴大影響力。這也是習近平說服自己和人民的方法,因他要繼續維繫中國的和諧穩定,繼續反貪腐的工作,繼續大國崛起的過程。

2. 危機來自習近平傳位之時
可是,獨裁政體脆弱之處,不在於開創者,卻在於繼承人繼位之時。開創者大多有其獨特魅力,能維持局面,人民也信服(或習慣)他的統治;但由於開創者也是依賴打破已有機制取得權力(如習近平打破隔代傳位的制度),他的潛在繼位者也不會尊重他所建立的制度。如果該機制被僥倖保留,以某種特定形式選擇接班人(如指定,甚至血緣),該制度將僵化,最終產生無力維持局面的庸才;如果機制被破壞,競爭者們將採用最直接的方法,即暴力來競爭。屆時輕則暗殺連連,腥風血雨;重則掀起內戰,生靈塗炭。而中國越大,人越多,不穩定因素也越多,趨向後者的機會便越大。

3. 習近平將繼續集權
為了減少不確定因素,習近平最少會做兩件事。一,廣植勢力,令他的影響力能深深扎根;二,加強資訊控制。我們可以預期,共產黨將繼續運用資訊的優勢,不但被動減少異議者的言論,更會主動監察人民的一言一行,以達到限制思想的可能。就像小說《1984》所描繪的,人民不懂說不,便不會懂得背叛為何物。

可是,要廣植勢力,唯一的方法,就是讓他們分享利益。屆時,我們將看到習近平反腐的真正用意-- 如果他有心反腐,他會不惜清除自己的勢力;如果反腐只是手段,那麼習近平在透過反腐推翻原有勢力後,他將不會有進一步動作,甚至主動維持貪腐局面。

4. 習近平不會主動改革政治
有人說,難道我們不應寄望習近平會像蔣經國一樣,利用權力集中的優勢,主動開放權力,達到政治改革嗎?我認為不太可能。

第一,權力令人腐化,絕對的權力令人絕對腐化。當你擁有權力久了,單是想想大權旁落的可能性也會令你恐懼莫名。而且在激烈的鬥爭中,失去權力甚至代表失去性命。故此,習近平掌權久了,大概只會像歷代的獨裁者,如毛澤東、穆加貝一樣,專心致志保護自己的權力。

第二,不像蔣經國,習近平的權位是透過無數鬥爭主動爭取回來的,他不會輕易放手。蔣經國作為第二代領導人,治國對他來說有點像繼承父志,是一種責任。所以他會容許政治開放(而且也只是他死前數年),而且台灣相對較小,問題也相對簡單。但習近平的權力既是透過一場又一場的明爭暗鬥奪取的,他便不會輕易下放,即使能贏得死後聲名也不行。(2)

蔣經國的圖片搜尋結果
年輕蔣經國

第三,政治開放是一整代的過程。中國如此多不穩定因素,不是說開放便能開放。這需要一整代人的思想熏陶,讓人民明白,權力需要制衡,民主需要法治維持。所以如果我們要看習近平改革政治的決心,便要看他有沒有推行公民教育的嘗試。可惜暫時我們還看不見什麼苗頭。

故此,當習近平宣佈他有可能無限連任,我只是變得更加悲觀。但願我預測錯誤,但歷史的教訓證明,無論人的文明如何演進,人性千古不變。人性本來就是貪婪自私,而且感情會輕易戰勝理智。故此權力的平衡,不是來自當權者的自行制約,而是來自一個健全制度。想到這點,我們會更敬佩那些曾經得到權力,卻願意主動放下以建立制度的人,例如梭倫,例如華盛頓。(3)


(1)習近平集權的過程當然不如我們看見般那麼順利,他在2013年頭也失蹤過,傳聞是逃避周永康的暗殺。不過他的對手如此不堪一擊,也表明中共內部的集權機制已經相當成熟,令對手無力挑戰。

(2)成熟的政治家有一個習慣,就是看輕死後聲名,重視手頭權力。正如曹操所說,勿慕虛名而處實禍。

(3)華盛頓是美國史上唯一一個受到全部選舉人投票支持的總統。當時美國方興未艾,人心惶惶,甚至有人提出讓華盛頓登上帝位,透過君主立憲制穩定局勢。可是華盛頓在當過兩任後堅持退位,回他的農莊釀酒。如此胸襟,古今少見。







2018年2月3日星期六

《地海傳説》Earthsea cycle

美國奇幻/科幻小說作家娥蘇拉·勒瑰恩 (Ursula Le Guin) 最近病逝。她在香港雖然不太有名,但她所寫的《地海傳說》在外國與《魔戒》、《冰與火之歌》等大作有著同等地位。宮崎駿也自承深受其影響,吉卜力創作室的《地海戰記》便是由《地海》中的故事改編。

地海戰記

與魔戒不同,《地海傳說》系列沒有磅礴的史詩場面,也沒有詳細描寫眾多種族的語言神話。勒瑰恩所擅長的,是對人性的細膩描寫,和對傳統思想的反思。相比小說,《地海傳說》更像是哲學小品,將她的思考歷程透過瑰麗的地海世界,呈現在讀者眼前。

在勒瑰恩筆下,每個角色都有自己的故事。平凡歌手有他自己的喜樂時刻,高貴國王也會感到痛苦嫉妒。讀者會覺得,即使是路人甲也有自己的精彩人生,只是沒有在眼下這故事說出來。配角已是如此,勒瑰恩對主角更是嚴格。主角格得,歷經重重艱險,好不容易才由一個牧羊童長大成為一個偉大巫師,在傳說中乘龍飛升而去。但作者不容許故事就此完結-- 為了拯救世界,格得其實已經失去所有法力。他騎龍不是飛升,而是回到沒有人認得他的故鄉。回到老家,他要面對變回平常人的失落,面對鄉民的疏遠,甚至面對自己年老衰退。主角不但不能如英雄般得到尊崇榮耀,更需如普通人般面對衰敗消亡,這是普通作品難以企及的境界。

地海系列

除了人性描寫,地海傳說裏亦充滿了勒瑰恩對現實世界的反思。在地海世界,萬物皆有真名。所謂魔法,就是認識和掌控真名的力量。不過使用魔法只是一個巫師的基本功。正如格得某位師傅所說,巫師透過轉換真名,的確能將石頭轉換為鑽石;但如果天下石頭都變化成鑽石,泥土便不會生產,人類世界也會崩潰。所以判斷何時該為,何時不該為,如何維持世界的平衡,才是巫師真正要學習的功課。

但人有慾望,心裏總有一個小人嚷著要不老不死,要轄制他人。當人心墮落,魔法便成為作惡的工具。地海傳說裏一個最大危機,便是有法師為了長生不老,打破生與死的邊界,世界也隨之變得衰朽腐敗;最後唯有格得耗盡法力封印缺口,世界才得以回復平衡。在現實世界中,我們沒有魔法,卻擁有語言,擁有科技,擁有力量。該如何利用這些力量,不讓世界被破壞,需要我們思考學習。

你或許留意到,上述的反思蘊含道家思想。勒瑰恩正是《道德經》的英譯者。除了深得老子思想的個中三昧,她也承繼了老子如詩般的文字特質。道德經裏說“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影”;在地海世界的創世歌中,也有以下幾句:
“惟寂默,生言語;惟黑暗,成光明;惟死亡,得再生。”

娥蘇拉·勒瑰恩

有人說過,科幻小説可分爲硬科幻和軟科幻。硬科幻重點描述技術細節,例如時光機的製造原理。軟科幻則透過科幻情節討論人性,例如時光機的出現對人類歷史觀的影響。如果我們將上述分類套用至奇幻小説,“硬奇幻”之冠便是魔戒,中土世界在托爾金的筆下纖毫畢現;而《地海傳說》,則必定是“軟奇幻”的表表者。現在斯人已逝,少有人能像勒瑰恩般寫出精彩而蘊含哲理的故事。唯有那自由的龍,繼續翱翔於茫茫大海之中。

2017年2月20日星期一

影評:星聲夢裡人/ La La land -- 樂而不淫,哀而不傷(下)



《星聲夢裡人》的英文名 La la land,既是洛杉磯的別名,亦有追尋夢想之地的意思。追尋夢想,正是這套電影的主題。但我對片中主角追尋夢想的態度,卻有點保留。

戲中,女主角常把夢想和現實放在對立面,好像哪一刻不實踐夢想,便是背叛了自己。故此,當她看到男主角事業有成時不是在彈奏自己最喜歡的古典爵士樂,便已大為不滿。我想,這可能是個比較近期的想法,認為夢想是個 present tense,甚至是 present continuous tense,是要現在立刻不斷實現的,就像 Bill Gates 或 Mark Zuckerberg一樣,寧願輟學也要發展自己的理想,成立自己的事業。

但我卻覺得,這樣做未免過於極端,追尋夢想和尊重現實之間也沒有絕對衝突。追尋夢想,也可以一步一步來。以男主角為例,即使他現在不是在演奏自己最喜歡的音樂,但他卻大可以在巡迴演出途中儲下足夠資金,同時建立知名度,以便將來成立自己的俱樂部。

《星聲夢裡人》的導演 Damien Chazelle,其實正是平衡理想和現實的最佳例子。Damien 由出道開始已經想拍一套歌舞片,連劇本都寫好了,卻一直被人冷眼對待;畢竟歌舞片傳統上叫好不叫座,對投資者來說不是最佳選擇。有些投資者,更要求他把電影改成大團圓結局(就像我們在 Epilogue 看到那個),以迎合大眾口味。

導演 Damien Chazelle

但 Damien 沒有妥協,也沒有放棄。他聰明的先把拍攝歌舞片的念頭放下,拍下了小本經營的作品《鼓動真我》(Whiplash)。結果電影一炮而紅,觀眾對他描寫人性深刻大為欣賞,投資者在見識到他實力後更是紛紛湧至,不但成就了今天保留真實卻無奈結局的《星聲夢裡人》,宣傳工作也做得更充分,令更多人認識這套好電影。

導演有他的堅持,也有他靈巧的地方,正是追尋夢想的最佳示範。如果他一直堅持先拍《星聲夢裡人》,恐怕電影到今天也未拍成;如果他輕易妥協,恐怕現在我們看到的,就是一套只剩下BBQ和煮碗麵的《大團圓版星聲夢裡人》。

東方的傳統智慧是“百忍成金”,現代社會卻講求一步到位。也許兩者都太極端,我們或能從導演的例子得到一些啟發。其實耶穌也勸誡他的弟子要“純良如鴿,靈巧像蛇”,在堅守初衷的同時如何迂迴前進,可能也是我們要學習的功課。

上文:http://bileebalaa.blogspot.hk/2017/02/la-la-land.html



2017年2月2日星期四

影評:星聲夢裡人/ La La land -- 樂而不淫,哀而不傷(上)

警告:內含劇透

《星聲夢裡人》是最近難得一見,不慍不火的電影。

不慍不火,在於劇情,也在於節奏。

先說劇情。

如果劇情太現實,導演便容易著眼現實的無奈。始終在娛樂圈中,千百人中只有一人能變得大紅大紫,其他人都只能作為綠葉襯托。當劇情主要描述男女主角的苦苦掙扎,電影便會變了紀錄片。

如果劇情太理想,導演便會被誘惑安排一個大團圓結局,好像結尾的平衡世界般,男女主角事業愛情兩得意。

但最終導演選擇走在兩者之間,述說現實,也留點夢幻。女主角雖然苦等六年,但仍能在一次個人演出中受人賞識,一炮而紅;男主角雖然特立獨行,但最終也有本錢,創立自己的爵士樂俱樂部。

唯一的遺憾,是男女主角雖然都能實現夢想,但卻不能共證鴛盟,留下絲絲無奈。這是否一個壞結局?我們作為觀眾,或許會這樣認為,有些人更可能會不值女主角琵琶別抱。但男女主角卻未必這樣想。否則他們既然有聯絡方法,大可繼續相伴相隨。阻止他們的,不是當時事業,更不是濃情轉淡,而是人生路向的不同。

所以電影最大的無奈,不是在於男女主角不能廝守終身,而是有些事情,過去了便是過去了,無從挽回。無論是多偉大的愛情,因為大家人生路不同,有時也被迫取捨。如果你要他們再選一次,可能他們仍然會選擇現在的結局-- 寧願留下點點悵然,把那原本可能最美滿的結局留在平行世界中。



《星聲夢裡人》不慍不火的另一方面,是節奏的點到即止。

即使男女主角吵架,他們也不會翻檯扔盤;即使他們熱戀,也不會描寫他們激烈做愛。就像五六十年代的電影一般,這電影華美而含蓄,把想象留白。特別是最後一段,雖然男女主角五年沒有相見,但萬語千言都只用一個眼神表達了。感念卻不留戀,各自昂首走自己的路。

不但劇情節奏拿捏得很好,《星聲夢裡人》的編劇也很有心思。主角的一舉手一投足,都經編排。有一幕,說到男女主角要各散東西,但卻留戀對方-- 先是男主角轉身,看見女主角的背影,唯有悵然回頭繼續走;然後是女主角轉身,也只見到男主角的背影,唯有一咬牙繼續走。整場戲主角的動作就像跳舞般,配合得絲絲入扣。

導演只有三十多歲,卻能把電影拍得不慍不火,餘音裊裊,很考功力。整套戲的氣氛,有點像孔子形容詩經所說的,樂而不淫,哀而不傷-- 主角彼此欣賞而不放縱,思念傷感而沒有損傷。

雖然如此,但《星聲夢裡人》也不是沒有缺陷,詳看下文分解。

下文:http://bileebalaa.blogspot.hk/2017/02/la-la-land_20.html

2017年1月18日星期三

人生是個遊樂場

人生三大問題

人活在世上,一定或多或少處理三個問題:
一.我活在世上有什麽意義?
二.我要如何面對死亡?
三.我能如何面對苦難?

自人類有文明以來,因應這三個問題曾有多個答案,而它們大多以宗教的形式表現出來。例如,根據佛家教導,人死後會墮入輪回,所以其實人仍然存在,只是以另一種方式表現。因此,人活在世上的意義,就是行善積德,看破紅塵,最終能脫離輪回而涅磐成佛。至於如何面對苦難?淨土宗可能會教你唸佛,禪宗則要你自己參透,自行突破。在西方,基督教也有類似的答案。根據基督教教義,神創造人有一個目的,就是要侍奉祂。人若信神,就能得永生,不用害怕死亡;面對苦難,只要相信神有祂的意思,祂自然會帶領你勝過苦難。

能夠全心全意相信神的人當然很好,因爲他們不需要像無神論者一樣,苦思人生的意義;他們不需要獨自去面對苦難,更不需要面對死亡帶來的那種孤寂和恐懼。可是,這個世界上總是有些人和宗教搭不上綫-- 對於他們來説,去信靠一樣不能完全被觀察、被推斷、甚至被推翻的事是十分危險的。他們過不了自己理智那一關。那麽,他們可以如何面對人生的三大問題呢?

人生本無意義

對於一個無神論者來説,人生是可以了無意義的。人類的存在,本來就是無數偶然踫撞出來的成果-- 地球是一股氣團石塊偶然間聚合而成的星球,上面偶然間擁有水、陸地和大氣,水中的無機物偶然間組成了有機物,有機物偶然間產生了有思想、有感情、有智慧的人類……有人會問,哪會有那麽多偶然?連十億分之一的機會也不知有沒有。沒錯,這些偶然一起出現的機會率的確很低,可能比十億分之一更少;可是,假設茫茫宇宙有一百億個星系的話,在芸芸星系中產生一個這樣的地球,也不是一件不可能的事。

如此一來,我們的存在是可以沒有先驗的(a priori)意義的。我們出生並不是爲了去達成某個目的。我們出生不是爲了報效祖國,也不是為了侍奉某神某人。那麽,既然人生沒有先驗意義,這是否代表人生毫無價值呢?非也。這只是表示,人生的意義,是要由我們自己賦予的這是我們第一個重要的推論。
人生是個遊樂場

那麽對筆者來説,人生的意義是什麽呢?首先我們可以認識到,生命是很奇妙的一回事。我們有機會誕生在地球之上,做那十億分之一的唯一;我們能夠有複雜的結構,有思想感情;最奇妙的,是一班由無機物組成的人類竟然可以創造出偉大的文明-- 我們有哲學思考、有科技結晶、有藝術創作、有語言文化、有風土人情……人類文明豐富到一個地步,是我們窮一生的時間也不能完全體驗的。

人類和人類文明的誕生,並無目的,卻能如此奇妙-- 這就像我們閉著眼睛在紙上亂塗亂畫,卻能畫出梵高的《星夜》一樣-- 這已經是一件奇跡。



那麽,既然我們存在並無一個先驗的目的,卻是如此奇妙,我們人生的意義究竟是什麽呢?我覺得,我們存在的目的便是盡我們所能去體驗。這就像如果我們被偶然送到美國佛羅里達的迪士尼樂園,看見周圍琳琅滿目的遊戲和攤位,我們會做的第一件事,不是問:我爲何會到這裡來?,不找到原因便坐在地上不走;相反,我們會到處去玩,飽覽樂園景色,盡情體驗。我們的人生也是一樣:既然我們有這個機會來到這個奇妙的世界,我們何不趁此體驗世界各地的風土人情,細味五千年來人類文明的智慧結晶,品嘗人生中的甜酸苦辣?這就是我對人生的答案。

不過雖然人生是一個遊戲刺激精彩,攤位種類繁多的遊樂場,更重要的是,你只能在裏面玩一天。

死亡與苦難

很多人對死亡總有一股莫名的恐懼。我想,這種恐懼的來源,是因爲當我們死了,我們不但不能留住我們珍惜的事物,我們更失去了肉體;我們不但失去了肉體,更失去了自己的存在(being)。一旦我們不再存在,那就真的什麽也沒有了。即使我們死後世界如常運行,但對我們來説,那只是一片虛無。虛無!這是一個多麽可怕的景象。很多人就是因爲恐懼死亡,所以便嘗試蒙蔽自己,説服自己說“死亡還遠呢”,然後勞勞碌碌的過每一天,直至死亡如約來臨。

可是,爲何我們要因死亡後的虛無而恐懼戰兢呢?如果你只能在迪士尼樂園裏玩一天,你會思考一天後會怎麽樣,悲嘆一天的短暫,還是好好把握這一天?弭患重病的人非常愛惜光陰,因爲他們知道自己時日無多,可能只剩下一個月;可是,即使我們還有八十年可活,八十年跟一個月又相差多少?只要死亡仍然是我們的結局,我們的時間就在滴滴答答的倒數,我們的生命也在一分一秒的減少。每當我想到這一點,我呼吸的每一口空氣都特別清新,因爲吸一口就少一口了。

對無神論者來説,死亡是我們的最終結局。不過,認識這一點不但不會令我們絕望,反而是激勵-- 時日已經無多,我們已沒有時間去白白蹉跎!我們正視死亡,卻不會重視死亡。重要的,是在我們死前,我們有沒有好好活過每一天。死亡將臨,請珍惜當下-- 這是我們第二個重要的推論。

同樣的,如果我們認識到人生意義就是體驗,但我們的時間卻是有限的話,生老病死,相聚分離苦難對我們來説便不是一個問題-- 因爲透過苦難,我們能體驗到自己悲傷愁煩的情緒;透過反思應對苦難,我們能變得更加成熟。不但如此,由於我們自知時間無多,我們更不會拖延,而是積極地體驗苦難,勝過苦難,令它成爲豐富我們人生的土壤!

以上只是筆者對人生三大問題的一個答案。你或許不同意,你或許覺得人生是一個修羅場,而不是一個遊樂場。但無論如何,請記得我們的兩個重要推論:
一.人生價值,必須由自己尋找,自己賦予,自己實現;

二.人生有限,切勿盲目,切勿拖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