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19日星期五

影評:迷離夜(下)

續上回:http://bileebalaa.blogspot.hk/2013/07/blog-post_19.html

以下是《迷離夜》的各段小評:
《贓物》
這是任達華執導的第一套電影,我們可以看到他嘗試把各種元素全都擠進片子裏,結果便造成上述的後果-- 元素太多,時間太少,令情節不能充分發揮。而且在原著裏受害者用妻子留下來的手機向遺妻示警,令主角最終被捕;現在主角被火燒死,雖然令人覺得痛快,卻浪費了那道伏筆,和減少了“天網恢恢”的感覺。

《放手》
如果說《贓物》是道濃湯,《放手》便是一道輕鬆的前菜,整段片鬼怪出現的時間微乎其微,而且採用的色調也是以鮮色爲主。有人說梁家輝和陳慧琳的配搭沒有火花,我卻挺能接受-- 一方面他們分別演活了小男人和神經質神婆的角色,另一方面由於在劇情裏他們並不熟稔,所以沒有什麽火花也是情有可原。反而,片中最後淪爲青少年輔導節目,令我稍有不滿-- 如果那個教練能夠不聼指令,貿然沖進家裏令女孩怒火中燒,我們便能更爲欣賞到女孩的内心世界,和兩個主角與女孩的大鬥法,令整段片變得更為豐富。

《驚蟄》
這是三段中最好的一段。邵音音由頭帶到尾,把婆婆那驚詫、無奈、懊悔、憐惜的心情演得活靈活現;陳靜的演出更是令人驚喜。本來她在《低俗喜劇》裏那素顔卻仍然動人的相貌已足以將人迷倒,這次在戲中她不發一言單靠眼神和嘴角演戲的功力更是令我眼前一亮。以電影橋段來説,陳靜被人害死化成冤鬼,不去直接報仇卻採用打小人這種間接方法本來頗令人感到惋惜;但之後發現原來打小人有實際功效的時候我卻心底一寒-- 不知邵音音遞給她三男一女的小人紙時,知不知道有自己在内?當然,雖然打小人在劇中有用,但那些人的誇張死法卻似乎在暗示,用打小人來報仇到頭來只是一場夢想罷了。要報仇,要執行正義,終究不能由鬼神代理,而要自己爭取。

總結:一碗材料豐富的雜菜湯
綜觀全片,我們可以看到導演們試圖把各種元素全都放在影片裏:鬼怪、時事、愛情……可惜由於時間有限,太多的元素卻令主要劇情變得不明顯,結果喧賓奪主,電影便成了一碗材料豐富,卻火候不足的雜菜湯,材料的味道不能混而為一之餘,反而互搶風頭;結果牛肉太咸,番茄太酸,椰菜太甜,鮮湯變成了一道大雜燴,看似豐富,卻不能令觀衆久久回味。以一套商業片來説,這套片合格有餘;但如果片商想用它來重振港產鬼片的聲威,便須再加把勁,否則這套片只能夠成爲一時的話題,卻不能成爲傳世的佳作。愛之深責之切,容許我在上文說了那麽多重話。

影評:迷離夜(上)


警告:内含劇透

前言
其實我很少看鬼片,更不用說到電影院裏觀看。今次買票入場觀賞《迷離夜》,全因為它改編自李碧華的小說,而且以典型港產鬼片為標榜。我從未看過任何港式鬼片,此電影既為“典型”,自然引起我的莫大興趣。究竟港式鬼片(以這電影為標準)有什麼特徵?我歸納了兩點:


鬼屋式的官能刺激
港產鬼片的第一個特徵,是充滿了鬼屋式的官能刺激。在《迷離夜》中,導演為了增加刺激感,不惜安排了很多只出現一次的鬼影,目的就是爲了嚇倒觀衆。不但如此,在第一段中,我們更可見到每一分鐘便出現一次的奇怪公仔大特寫,和聽到比平常放大十倍的聲音。這些效果如果只出現一兩次,或許能加強主題,讓氣氛變得更爲緊湊;但如今它們三番四次的出現,卻令人覺得厭煩,甚至變得麻木。(雖然我的鄰座仍然每一次都嚇得花容失色)不但如此,由於這些效果只能帶來鬼屋裏那種人嚇人式的官能刺激,卻不能讓人爲了可怖情節而感到害怕,結果它們便令整套戲流於表面。本來流於表面也不要緊,畢竟我們不需要每套片都很有深度;問題是,凴導演安排的情節來看,他們是希望做到有深度的,結果太多的恐怖場面便破壞了這個目的。

而且,另一個我不喜歡太多官能刺激的原因,可能是因爲我希望一套鬼片能夠帶給人從心底寒出來的感覺。這些感覺通常不是來自鬼怪的恐嚇,卻是來自人心的詭詐-- 以第三段那個要求打小人的奶奶為例,她連媳婦也打,二奶更要壓在地主神位一年后才燒掉;這種陰毒的心腸,比任何惡鬼更要可怕。

生硬的時代映襯
港產鬼片的第二個特點,是安插了很多時代元素,務求引起觀眾共鳴和話題。在第一段和第三段中,導演都加入了一些時代情節-- 在第一段有吃飽不知停、爲富不仁的李老闆,第三段也有希望上位的梁震嬰。這些情節的確能夠為電影添加趣味,甚至增加話題(筆者第一次接觸此片就是在網上看見梁震嬰要求打小人的片段),但對劇情發展卻是橫生枝節,毫無幫助。本來這點問題不大,甚至可以為電影add value;可是因爲時間有限,爲了添加這些可有可無的時代元素,令本身劇情發展交待不清,最後喧賓奪主,令電影架構變得更爲鬆散。另外,任達華試圖透過第一段主角的遭遇,去述説現時窮人缺少機會,以至無家可歸的命題;可惜由於那主角的遭遇實在太過戲劇性和突兀,令觀衆難以代入。本來,加入時事話題是一件好事;但如果在時間不足的情況仍然執意如此,便會破壞故事的完整性,將觀衆的注意力帶走。

下集:各段小評及總結 http://bileebalaa.blogspot.hk/2013/07/blog-post_7049.html








2013年7月18日星期四

影評:《黃金花系列》如何優雅地老去(下)

前文提要:《黃金花大酒店》和《黃金花四重唱》兩套電影,都是以探討我們能如何優雅地老去為主要命題。透過歸納戲中的人物遭遇,我們發現,老得優雅的第一個秘訣,是積極的面對失落-- 身體機能的失落、財富家庭的失落、生命的失落……

如果有人願意積極面對老去的失落,以至積極面對死亡的話,他便能做到老得優雅的第二個秘訣:打破牢籠。當人的年歲漸長,他的習慣和經驗皆會漸漸累積,漸漸凝聚成一股堅不可破的價值觀。有時這些價值可化爲智慧,指引他們人生的方向;但有時這些價值卻會變成一道牢籠,限制著他們的行動。像《四重唱》裏的偉植,明明深愛前妻珍荷頓,但卻因爲記憶中四十年前的一場背叛,令他不敢在四十年後再續前緣;像《大酒店》裏的唐納利夫人,因爲生活背景的影響讓她鄙視任何異國文化,鄙視任何有膚色的人,但這樣的態度卻讓她在印度的生活如坐針氊,進退不得,以至只可透過吃英國原產的餅乾度日。

但如果我們願意積極面對失落,以至積極面對死亡的話,我們便不會任由這些牢籠籠罩住自己的視野,限制著自己的腳步。既然結局已經臨近,我們何不活得更開放,更隨心所欲?由於有這個體悟,偉植最終放開了多年的心結,在舞台上向珍荷頓重新求婚;唐納利夫人也開始欣賞印度人的溫柔和認真,從而贏得當地人的尊重。

在戲中,葛咸的經歷或許最能説明衝破牢籠的重要性。在外人看來,葛咸是個受到高等教育,備受尊敬的大法官;但在他心裏,其實他是一個在少年時被迫與印度愛人活活拆散,然後回到英國接受教育的同性戀者。多年來,由於家人的期望,和世俗的規限,令他被迫履行自己在社會中的職責,做個安分守己的大法官;但當他知道自己罹患心臟病,命不久矣的時候,他毅然放下一切,遠赴印度尋找昔日的情人。最終他成功了:雖然已是滄海桑田,但他仍然能夠與他互訴衷情,最終含笑而逝。如果葛咸沒有正視死亡,他未必能夠漠視衆人的目光,抛開一切去解開纏繞他一生的心結,完成他最後一個願望。

這便是能夠優雅地老去的最後一個秘訣:在生命的最後一段旅程,實現自己的價值。很多人老去之後都會覺得自己沒有用處:既不能賺錢養家,又沒有能力打理家務,結果常常埋怨自己整天像個廢人般坐在一角毫無貢獻。他們有這些觀念,是因爲他們把中年的崗位代入了老年的生活,結果自然是一場錯配-- 即使老人試圖重拾家務,但最終只會是事倍功半,做得異常吃力。其實,每一個年紀都有自己的崗位,也有其獨特價值-- 老人不能取代青年的青春活潑,青年也不能取代老人的沉穩睿智。如果老人能找到屬於自己的崗位,那他們便不會覺得自己毫無用處。像《四重唱》裏的偉植,便能運用他豐富的歌唱知識,用生動有趣的方法讓一班年輕人感受歌劇的美;像《大酒店》裏的唐納利夫人,也能運用她四十年來打理家務的經驗,輔助黃金花酒店的年輕主人經營酒店事務-- 當年輕主人太具理想,計劃得太宏觀的時候,她便能把他拉回到實際條件當中,以免眼高過頂;當了四十年家庭主婦的艾芙琳,雖然沒有任何工作經驗,但六十年的人生讓她能駕輕就熟的在印度當英國文化顧問,教導當地人如何體貼地與外國老人相處。

這就是如何優雅老去的秘密:先了解失落乃是一個自然的過程,然後趁著自己還有時間,打破習慣和思想帶給自己的限制,努力完成人生目標,實踐老年人的價值。這是一個由消極轉趨積極的過程,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到的事-- 就如同沉穩睿智,可不是年紀大了便能自動錬成的。



2013年7月16日星期二

影評:《黃金花系列》如何優雅地老去(上)

警告:内含劇透,敬請小心。




最近一連看了兩套電影,分別是《黃金花大酒店》(The Best Exotic Marigold Hotel) 和《黃金花四重唱》(Quartet)。兩套電影的相同之處,不但都是以“黃金花”為名,不但都是由一班英國老戲骨主演;最重要的是,兩套電影都描述了一班老人,在退休後如何面對自己餘下的人生。

兩套電影中,《大酒店》的劇情比較豐富,講述七個原本住在英國的老人家,因爲各種原因移居到坐落在印度的黃金花大酒店中,而且各有奇遇;《四重唱》的劇情則比較簡單,是一部描述幾位退休音樂家在一所高級老人院内生活的小品。雖然兩套電影的背景完全不同,但其實它們都是在探討同一個命題:我們能夠如何優雅的老去?

這個命題能夠引來兩套電影探討,證明這個社會確實有不少人老得不太優雅-- 他們或者非常沒有安全感,所以對錢財斤斤計較;他們或者很需要家人關注,所以常常爲了小事大發脾氣;他們或者害怕失去面子,所以固執得難以置信……這些不太優雅的老人,可能你也曾見識過,甚至可能是你最親的人。可是,難道老去注定會令人難堪,難道老去注定會令人失去魅力?

當然不是。雖然筆者並不是一個老人,但我身邊活得優雅的老人比比皆是。那老得優雅有什麽方法呢?看完電影後我歸納出三個秘訣:

老得優雅的第一個秘訣,是要積極面對失落。有人說,老去就是一個失落的過程:身體機能漸漸退化,記憶漸漸衰退;退休後失去工作,家人也漸漸離去……面對這些失落,難免令人不知所措,戲中的老人也不例外:珍荷頓曾是一位享負盛名的歌唱家,但隨著年華老去,她不敢再次演唱她的首本名曲,害怕她在演唱中會駕馭不了那些高音,破壞她的美好回憶。艾芙琳一生都是個幸福的家庭主婦,依賴她丈夫爲生;但在丈夫死去後她才發現,因爲丈夫的理財不慎她已一無所有-- 沒有財產、沒有生活經驗、沒有可依賴的人,最後惟有流落異地。諾曼孤獨一生,臨到老來想找回逝去的青春,可是時不我予,已經沒有人願意陪他如此輕狂……

面對這些失落,不同人有不同的應付方法。諾曼選擇遠赴印度,希望能在異鄉找到志同道合的人;珍荷頓選擇迴避演出,但最後在同伴的鼓勵下終於願意重作馮婦,在人前獻唱,贏得衆人熱烈掌聲;艾芙琳則選擇在遲暮之年第一次尋找工作,過著獨立的生活。這些老人面對失落的方法或許各有不同,但態度如一-- 他們都願意積極面對。沒錯,既然種種失落乃是自然規律,與其傷春悲秋,何不勇敢面對?人既然改變不了環境,唯有改變自己的心態,最後或能另闖一片天。即使闖不了也不要緊,因爲我們毫無損失-- 到頭來我們還是要面對死亡,我們還是會一無所有,還是會赤裸裸的回歸塵土……積極面對失落,以至面對生命的失落-- 這就是學習優雅地老去的第一課。

原載:刺青雜誌 http://www.punchmagazine.hk/?p=1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