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有一天被弟子問道:“有沒有一個字,可以讓我們終身奉行?”
孔子回答:“是‘恕’字吧。”
什麽是恕?古人喜歡拆字解字,所以“如心為恕”。什麽是如心?就是將心比心,用心明白別人的感受,別人的想法,別人的處境。
可惜,現代人很欠缺這個“恕”字。大概是因爲個人主義盛行吧,相比起留意別人的感受,我們更喜歡注重我的感受,我的想法,我的處境,我的利益。
但是缺乏“恕”的結果,是矛盾漸漸產生:
“爲什麽他要這樣做?”
“爲什麽他要那麽固執?”
“爲什麽他是如此冥頑不靈?”
……
缺乏“恕”的結果,是社會上充滿了誤解、憤怒和分裂。因爲當我們只從自己的角度看別人,別人會有太多東西我們看不順眼。當我們只用自己的尺量度事物,會有太多東西被划成不合標準。
現代人看到“恕”字,通常會想起“寬恕”,但“寬恕”的意思並不止原諒那麽簡單-- 爲什麽我們能“恕”?正是因爲我們心胸夠寬大,大得足夠容納自己,也足夠容納別人。爲什麽我們能原諒?因爲我們將心比心,明白別人的苦處,明白自己的渺少……
當然,濫於寬恕,也會造成犬儒、僞善、不義等弊病。不過這些是後話了,有機會再說。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看完有什麽感想?歡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