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23日星期五

《水滸傳》裏的人物描寫(一)

利申:以下内容,並非原創。

前天胡扯過《水滸傳》裏的政治意識,今天認真討論一下《水滸傳》入木三分的人物描寫。

小時候喜歡把書草草看過,注重的是大概情節;現在懂得慢慢品書了,才發現《水滸傳》裏的人物描寫有血有肉還有骨,越“嗒”越有味道。

先由簡單的說起。

一. 晁蓋的不滿

未看過《水滸傳》的人都知道梁山泊之主是宋江,但原來宋江在上位之前還有一個首領叫晁蓋。晁蓋與宋江的關係其實很微妙-- 他們原來是不認識的,後來晁蓋犯了罪,宋江徇私放了他,晁蓋便邀宋江一同上梁山泊避難。誰不知宋江不肯,晁蓋惟有自己上了山,當了首領,一當便是四十回合,足足是宋江的兩倍。直到後來宋江也上了山,晁蓋想把首領之位讓給他,宋江也不肯,只是坐了第二把交椅。

故事至此,仍是一派兄友弟恭模樣;誰不知宋江在山寨住得久了,問題也來了-- 原來宋江名頭比晁蓋更響,也更得民心;每一次梁山泊有難,總是宋江領兵立功,晁蓋留守山寨。有一天晁蓋忍不住了,原文道:

晁蓋道:『三郎賢弟,你連次下山多遍,今番權且守寨,愚兄替你走一遭。』宋江道:『哥哥是山寨之主,不可輕動。這個是兄弟的事。小可情願請幾位弟兄同走一遭。』說言未了,廳上廳下一齊都道:「願效犬馬之勞,跟隨同去。」
晁蓋見宋江如此堅決,弟兄們又是一呼百應,也不好拒絕,只是心裏更不是味兒。但堂堂梁山泊首領,總是這樣窩囊的縮在山寨可不成話,終於有一次梁山泊又遇到挑戰,晁蓋這次下定決心了:
晁蓋聽罷,心中大怒道:「這畜生怎敢如此無禮!我須親自走一 遭!不捉得這畜生,誓不回山!」宋江道:「哥哥是山寨之主,不可輕動,小弟願往。」晁蓋道:「不是我要奪你的功勞。你下山多遍了,廝殺勞困。我今替你走一遭。下次有事,卻是賢弟去。」宋江苦勸不聽。晁蓋忿怒,便點五千人馬,啟請二十個頭領相助下山;其餘都和宋公明保守山寨。
你看,宋江又是一句“哥哥是山寨之主,不可輕動”,而晁蓋今次“忿怒”了。不單是這樣,上一次宋江下山一呼百應,今次他下山卻是要“啓請”頭領相助。民心歸向如此,晁蓋這首領位置還坐得下去嗎?坐不下去了,但《水滸傳》作者又不能讓宋江謀朝篡位,唯有讓晁蓋被外敵解決。果然,晁蓋第一千零一次下山,竟然一下子被人射死了。

晁蓋死了,宋江該可以順理成章的繼位了吧。未可以,原來晁蓋還有一手:

當日夜至三更,晁蓋身體沉重, 轉頭看著宋江,囑咐道:「賢弟莫怪我說:若那個捉得射死我的,便教他做梁山泊主。」
這真是“晁蓋的陰謀”啊,他明知道宋江是衆望所歸,偏偏留下古怪遺言,要那個為他報仇的做梁山泊首領。這明明是欺負宋江是個文職人員吧。其實這陰謀晁蓋和宋江都是心知肚明的,否則晁蓋不用戴頭盔叫宋江“別怪他”吧。但誰叫宋江是“孝義黑三郎”呢,這暗箭惟有死死地氣吞了。 還要“放聲大哭,如喪考妣”。

故事完了嗎?未完。原來那個晁蓋的仇人實在是太過厲害,宋江惟有“禮聘”(其實是綁架)另一個武功高強的人來搞掂他。誰不知那人真的成功了,帶著那仇人的頭顱回山。這下子怎樣辦呢?宋江很尷尬,其實報仇那人更尷尬-- 初上梁山,就讓他當梁山泊之主?沒有這麽大的蛤蟆隨街跳吧。

怎麽辦好呢?晁蓋的遺言不能被漠視,宋江的地位更不能被挑戰。結果宋江想出一個“兩全其美”的方法:
話說宋江不負晁蓋遺言,要把主位,讓與盧員外。眾人不服。宋江又道:『目今山寨錢糧缺少,梁山泊東,有兩個州府, 卻有錢糧:一處是東平府,一處是東昌府。我們自來不曾攪擾他 那裏百姓。今去問他借糧,可寫下兩個鬮兒,我和盧員外各拈一 處。如先打破城子的,便做梁山泊主,如何?』
可憐的那兩座城子,爲了這無聊的糾紛竟然被作爲賭注了。當下兩人分兵,宋江把他最精良的人馬,最密切的心腹都分給報仇那人了。誰不知結果卻是宋江贏了-- 他打破了城子後才收到消息,說另一邊戰況不利:
宋江見說,嘆道:『盧俊義直如此無緣!特地教吳學究、 公孫勝都去幫他,只想要他見陣成功,坐這第一把交椅,誰想又逢敵手!既然如此,我等眾兄弟引兵都去救應。』
唉,其實宋江“義氣深重”的把心腹全送到另一邊去,以他的聰明智慧,也不會真的巴望這些心腹會費盡心機相助另一邊勝利吧。 結果宋江穩穩當當的坐上了梁山泊主之位,也沒有人有異議(可能有隻鬼有吧)。


2014年5月21日星期三

《水滸傳》讀後感

《水滸傳》在封建時期是禁書,這問題困擾了我好久。明明主角宋江寧願被發配也不願上梁山,明明他上了梁山還一天到晚嚷著要被“招安”,明明招安不成對著大奸角高俅還要陪笑臉,這樣一個主角,簡直是“良民典範”,《水滸傳》理應被推廣成“十大好書”才是,爲什麽還要被禁?

最近重讀,慢慢發現個中原因。《水滸傳》被禁,不是因爲一班好漢們殺人放火,作姦犯科,而是因爲它揭示了自古忠臣良民的下場。什麽下場?被擱置,被冷待,被迫害。想梁山泊一夥終於投靠了大宋皇朝,受命出征遼國,大破混天陣後迫得遼王上表求和,立下連楊老令公也不能做到的不世功勳,最後竟因爲奸臣亂政而只得“錦袍一領,金甲一副,名馬一匹”;然後滅田虎,破王慶,眾好漢無封賞之餘還因怕“驚動皇上”而被禁上朝!

招安以前,讀者們看到的都是眾兄弟們大口喝酒,大塊吃肉的豪快場面,招安以後,眾好漢卻是爲了朝廷命令東奔西走,最後與方腊鬥個兩敗俱傷,結果活下來的英雄中孤獨終老有之,吊頸死有之,被毒死有之。你說,這樣的情節豈不是會讓人看得胸口翳悶,心浮氣躁,忍不住學李逵閙一聲:“招安,招安,招甚鳥安!”

最令人心寒的是,《水滸傳》雖是小説家言,描寫的情節卻是句句屬實-- “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從文種到劉溫,從韓信到徐達,甚至本朝如劉少奇、彭德懷,無不是活生生,血淋淋的見證。

爲什麽做臣子一定沒有好下場?原因不是因爲他們忠直,而是因爲他們大權在握。對於一個獨裁者而言,他最害怕的就是“功高震主”,最害怕的就是出現第二個權力中心。所謂“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宋江看不到這點,一心做個忠臣孝子,卻不知朝廷對他的108好漢早已眼紅至極,生怕他在大破敵人後一個回馬槍直取汴京。這不但是宋江的無奈,更是獨裁政權下千千萬萬人民的無奈。

最後,宋江果然如願以償,以一個忠臣的身份含冤而死。只是可憐了李逵,在毫無inform consent 的情況下被自己的“宋江哥哥”毒死了。其實,宋江報國之心越是強烈,只會越是顯得報效朝廷的荒謬。如此的情節,如此的潛臺詞,《水滸傳》爲什麽要被歷代朝廷列爲禁書,不言而喻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