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21日星期三

《水滸傳》讀後感

《水滸傳》在封建時期是禁書,這問題困擾了我好久。明明主角宋江寧願被發配也不願上梁山,明明他上了梁山還一天到晚嚷著要被“招安”,明明招安不成對著大奸角高俅還要陪笑臉,這樣一個主角,簡直是“良民典範”,《水滸傳》理應被推廣成“十大好書”才是,爲什麽還要被禁?

最近重讀,慢慢發現個中原因。《水滸傳》被禁,不是因爲一班好漢們殺人放火,作姦犯科,而是因爲它揭示了自古忠臣良民的下場。什麽下場?被擱置,被冷待,被迫害。想梁山泊一夥終於投靠了大宋皇朝,受命出征遼國,大破混天陣後迫得遼王上表求和,立下連楊老令公也不能做到的不世功勳,最後竟因爲奸臣亂政而只得“錦袍一領,金甲一副,名馬一匹”;然後滅田虎,破王慶,眾好漢無封賞之餘還因怕“驚動皇上”而被禁上朝!

招安以前,讀者們看到的都是眾兄弟們大口喝酒,大塊吃肉的豪快場面,招安以後,眾好漢卻是爲了朝廷命令東奔西走,最後與方腊鬥個兩敗俱傷,結果活下來的英雄中孤獨終老有之,吊頸死有之,被毒死有之。你說,這樣的情節豈不是會讓人看得胸口翳悶,心浮氣躁,忍不住學李逵閙一聲:“招安,招安,招甚鳥安!”

最令人心寒的是,《水滸傳》雖是小説家言,描寫的情節卻是句句屬實-- “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從文種到劉溫,從韓信到徐達,甚至本朝如劉少奇、彭德懷,無不是活生生,血淋淋的見證。

爲什麽做臣子一定沒有好下場?原因不是因爲他們忠直,而是因爲他們大權在握。對於一個獨裁者而言,他最害怕的就是“功高震主”,最害怕的就是出現第二個權力中心。所謂“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宋江看不到這點,一心做個忠臣孝子,卻不知朝廷對他的108好漢早已眼紅至極,生怕他在大破敵人後一個回馬槍直取汴京。這不但是宋江的無奈,更是獨裁政權下千千萬萬人民的無奈。

最後,宋江果然如願以償,以一個忠臣的身份含冤而死。只是可憐了李逵,在毫無inform consent 的情況下被自己的“宋江哥哥”毒死了。其實,宋江報國之心越是強烈,只會越是顯得報效朝廷的荒謬。如此的情節,如此的潛臺詞,《水滸傳》爲什麽要被歷代朝廷列爲禁書,不言而喻了吧。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看完有什麽感想?歡迎分享!